想要学习炒股、基金或者其他理财,股票有着“七亏二平一盈”的定律,学习相关的知识非常重要,股民应该不断增长自身的知识,关注小编,了解更多的财经知识。

沪深在线

    一般而言,相对个人散户,机构投资者在投资上更为专业和理性,如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养老金等偏好低风险的绝对收益资金也开始逐渐加大对于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机构投资者除了考虑公司的基本面、估值等因素,还考虑交易成本的问题。2 3年11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监管指引》,2 5年8月多部委又发布通知,鼓励现金分红。具体择股标准如下:标准一,市值在200亿元以上;标准二,股息率在2%以上、上市以来分红率在15%以上;标准三,未来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大于10%;标准四,大股东持股比例在20%以上。在小市值组的4个组合中,高、中高和中低股息率3个组合净值走势基本一致,低股息率组合净值走势明显落后。  其二,在市值分布上无显著特点。  从分红比例上看,自上市以来,分红率达到40%以上的公司有482家,占样本比例的15.26%;分红率为50%以上的公司有253家,占比为8. %;分红率为70%以上的公司有73家,占比为 3%。为此,优化的高股息率策略是在高股息率策略的基础上,增加了市值、股东持股比例、盈利能力等指标。当前引导上市公司完善现金分红机制,强化回报意识,成了市场监管的重要方向。  银行采掘化工行业始终领跑高分红  我们统计了2 1年至2 5年两市3159家上市公司的分红派息情况,数据显示,在这五年间,A股上市公司累计现金分红25797亿元,其中,银行、采掘、化工、非银、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的分红金额均在千亿元规模以上。  上市公司加强分红回报,有利于资本市场服务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供给侧改革。  高股息率标的获得绝对收益概率大  我们仍以上述近五年年均股息率不低于2%、上市以来分红率不低于40%的191只股票作为研究对象,在近三年间,2 3年至2 5年,191家标的年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 %、55.69%、40.99%,同期沪综指收益率分别为-6.75%、9.41%、5 87%。在此市场背景下,以高股息率为主要策略应该是未来市场的大趋势。相较高送转的数字游戏,高分红则需要上市公司拿出真金白银,这对于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现金流都是个严峻考验,所以,从A股市场上看,蓝筹股和相关行业龙头一直是高分红的主力军。现金分红居后的主要是综合、国防军工、休闲服务等行业,这些行业的分红金额均不足百亿元。一般而言,相对个人散户,机构投资者在投资上更为专业和理性,如保险资金、社保基金、养老金等偏好低风险的绝对收益资金也开始逐渐加大对于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机构投资者除了考虑公司的基本面、估值等因素外,还考虑交易成本的问题。尽管近年来政策不断鼓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但A股市场上高送转始终比高分红更加夺人眼球。  中国神华3月17日推出了高分红分配预案,市场各方对此次高分红行为纷纷点赞,认为这是市场的正能量,树立了蓝筹股的良好形象。此外,大股东持股比例较大的公司具有更大的分红动力,而上市公司大股东在享受高分红的同时,在股价处于低估或者合理估值区间时,大比例减持套利的意愿也会明显降低。在现金分红方面,银行无疑是最大方的,25家上市银行累计实现现金分红9665亿元,几乎是第二名采掘业分红总额的3倍

    我们以2 5年12月31日的总市值为例,市值在200亿元以下的占比为52%,市值为500亿元以上的占比为23%,市值在1000亿元以上的占比为15%。日前,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也明确表态,上市公司应重视现金分红。在分红率方面,艾华集团(180.24%)、海润光伏(166.24%)排名靠前;而在股息率方面,上市公司年均股息率排名靠前的有方大特钢(8.94%)、九阳股份(6.27%)等。当前引导上市公司完善现金分红机制,强化回报意识,成了市场监管的重要方向。为此,我们筛选出近五年来年均股息率不低于2%、上市以来分红率不低于40%的191只股票,在分析其主要特征后可以发现四个特征:其一,从行业特征分布角度看,高分红行业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24家)、公用事业(21家)、机械(15家)、汽车(12家)、银行(12家)、化工(11家);而从企业属性看,央企和地方国企占样本比例为55%,其他类型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集体企业等,合计占比为45%。  当前环境下高股息率策略的可行性  投资结构变化导致投资风格变化  2 4年以来,以公募基金、私募基金、QFII和保险为主的机构投资者每个季度的投资规模都在不断增长,截至2 6年12月底,机构投资者投资总规模接近35万亿元。2 6年,沪深两市共有2 1家公司实现现金分红,累计分红金额高达83 亿元,其中1415家上市公司已连续3年实现了现金分红。也就是说,这些高分红标的基本取得了正收益,而与同期大盘比较,因为2 4年行情更加有利于蓝筹股,所以超额收益比较明显;2 5年上半年,市场运行逻辑出现异象,相对收益不是很明显,但是同样表现不俗。我们认为,机构投资者比重的提高,必将引领市场的投资风格从高弹性、高估值、高换手向相对稳健、低估值、低换手转变。我们认为,随着机构投资者比重的提高,必将引领市场的投资风格从高弹性、高估值、高换手向相对稳健、低估值、低换手转变。从细分行业占比看,家用电器(30.16%)、电气设备(20.23%)、食品饮料(2 42%)等行业分红率偏高的公司占比靠前。对于有能力但长期不分红的公司,将进一步加强监管约束;对于不分红、少分红,反而利用 高送转 等概念配合违规减持、内幕交易的行为,将依法严查严办。  高股息率选股策略对于大市值标的更有效  根据华泰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团队的研究,在中大市值股票和小市值股票中,分别构建4个组合:高股息率组合、中高股息率组合、中低股息率组合、低股息率组合。此外,中国石油、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中国石化的累计分红总额也超过1000亿元。如果再细分200亿元以上标的(93家),我们可以发现,企业属性主要是央企和国企(67家),占比为73%,也就是说,在市值偏大的背景下,央企与国企分红的意愿比较强烈。为此我们认为,对于股息率超过4%、2 7年以来涨幅较小的上海汽车、大秦铁路和雅戈尔可以逢低布局。从高分红公司的行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41家)、化工(45家)、机械设备(61家)、电子(30家)和电气设备(35家)等。  机构投资者比重的不断提高,直接影响市场的风险偏好和投资偏好。我们统计了2 1年至2 5年五年间股票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数据显示,191家标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 %,远超样本指标值的- 87%

    该结果说明高股息率选股对大市值股票最为有效,而对小市值股票适用性则不强。  优化后的高股息率策略  如果以 分红 、 派息 为视角来选择标的,体现的理念是 价值成长型 ,这也正是将股市投资与企业成长相匹配的重要路径之一。  其三,从盈利能力看,与高送转不同的是,现金分红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要求更高,现金分红需要以货币资金进行支付,这意味着上市公司利润和现金流情况较好,对公司未来的经营预期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机构投资者比重的不断提高,直接影响市场的风险偏好和投资偏好。更有甚者,部分绩差公司也热衷于高送转,引来游资炒作。  从监管趋势来看,监管层将继续完善制度,引导上市公司结合自身发展阶段和资金状况,通过现金分红实实在在地回报投资者,强化市场长期投资理念。从其持有的股票市值来看,虽然因为市场波动等因素,每季度持仓市值也呈现出一定幅度地上下波动,但整体保持在较高水平。积极回报股东、提高股息率,也是国企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引入投资人的好方式。在此市场背景下,以高股息率为主要策略应该是未来市场的大趋势。  从大股东持股比例看,191家公司第一大股东平均持股比例为40%(以2 5年年报为例),显示大股东持股比例较大的公司具有更大的分红动力;同时,上市公司大股东在享受高分红的同时,在股价处于低估或者合理估值区间时,大比例减持套利的意愿也会明显降低。积极回报股东、提高股息率,也是国企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引入投资人的好方式。随着各项政策的持续推进,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稳定性、持续性正在得到逐步改善。  监管层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推进、引导上市公司现金分红。  从股息率看,我们同样统计了2 1年至2 5年的数据,五年平均股息率在2%以上的公司共有2 家,平均股息率在3%以上的公司有80家,占比分别为6.55%和 53%;从高股息率(2%以上)行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25家)、公用事业(23家)、机械设备(16家)等行业,通信、农林牧渔、休闲服务、综合等行业家数为0.  央企和国企成为高分红的主力军  统计数据显示,2 1年至2 5年期间,在分红总额方面,工商银行累计分红总额高达3 4亿元,位居首位。上市公司加强分红回报,有利于资本市场服务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供给侧改革。在大市值组的4个组合净值走势中,高股息率组合表现最佳,中高和中低股息率组合净值走势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低股息率组合净值则表现最差。具体择股标准如下:标准一,市值在200亿元以上;标准二,股息率在2%以上、上市以来分红率在15%以上;标准三,未来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大于10%;标准四,大股东持股比例在20%以上,最后筛选出的标的见表格。为此,我们优化的高股息率策略是在高股息率策略的基础上,增加了市值、股东持股比例、盈利能力等指标

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